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时间:教案网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ph的变色范围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2o2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11. al3+ al(oh)3 alo2-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nh3+no、h2s+so2 、na2o2+h2o、nah+h2o、 na2o2+co2、co+h2o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硝酸盐16.特征网络:(1) ① ② ③ ④
(2)a—
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 (nh4)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变2或1变3)。 含有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nacl来制备金属钠。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高价金属离子:fe3+、sn4+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ag(nh3)2]+、新制cu(oh)2低价金属离子:fe2+、sn2+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s2-、h2s、i -、hi、nh3、cl-、hcl、br-、hbr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na2o2、h2o2、hclo、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kmno4、王水低价含氧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有:s、so32-、hso3-、h2so3、so2、no2-、fe2+及含-cho的有机物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溶液酸碱性.2s2- +so32-+6h+=3s↓+3h2o5cl-+clo3-+6h+=3cl2↑+3h2o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fe2+与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较强.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1、2p+3cl2点燃===2pcl3(cl2不足) ; 2p+5cl2点燃===2 pcl5(cl2充足)2、2h2s+3o2点燃===2h2o+2so2(o2充足) ; 2h2s+o2点燃===2h2o+2s(o2不充足)3、4na+o2缓慢氧化=====2na2o 2na+o2点燃===na2o24、ca(oh)2+co2co2适量====caco3↓+h2o ; ca(oh)2+2co2(过量)==ca(hco3)25、c+o2点燃===co2(o2充足) ; 2 c+o2点燃===2co (o2不充足)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7、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10、fe+6hno3(热、浓)fe不足====fe(no3)3+3no2↑+3h2o fe+4hno3(热、浓)fe过量====fe(no3)2+2no2↑+2h2o11、fe+4hno3(稀)fe不足====fe(no3)3+no↑+2h2o 3fe+8hno3(稀) fe过量====3fe(no3)3+2no↑+4h2o12、c2h5oh ch2=ch2↑+h2o 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
13、 + cl2 fe→ + hcl
+3cl2光→ (六氯环已烷)
14、c2h5cl+naohh2o→ c2h5oh+nacl c2h5cl+naoh醇→ch2=ch2↑+nacl+h2o15、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八、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oh-不能 大量共存.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h+ 不能大量共存.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 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与co32-、 so32-、 po43-、so42-等;ag+与cl-、br-、i- 等;ca2+与f-,c2o42- 等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 sio32- 等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n-等; 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6)“=”“ d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 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1×10-amol/l(a>7或a<7)的溶液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十、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1.“从下往上”原则。2.“从左到右”原则。3.先“塞”后“定”原则。4.“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7.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十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十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2与溴水反应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6、其他,例:2cu+sδ===cu2s cu+cl2点燃===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十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分子离子一核10电子的nen3−、o2−、f−、na+、mg2+、al3+二核10电子的hfoh−、三核10电子的h2onh2−四核10电子的nh3h3o+五核10电子的ch4nh4+2.“18电子”的微粒分子离子一核18电子的ark+、ca2+、cl‾、s2−二核18电子的f2、hclhs−三核18电子的h2s四核18电子的ph3、h2o2五核18电子的sih4、ch3f六核18电子的n2h4、ch3oh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十九、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氧化作用化合作用吸附作用cl2、o3、na2o2、浓hno3so2活性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可逆可逆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二十、各种“气”汇集1.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 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 2.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以ch2=ch2为主) 焦炉气(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二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二十二、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ne caco3 fe cuo ar 20 100 khco3 56 cao 80 so3 40 ca hf mg3n2 koh br、nh4no3 mgo naoh n2 h2so4 c3h8 so2 cuso4 ch3cooh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28 c2h4 98 44 co2 64 160 fe2o3 60 ch3ch2ch2ohco h3po4 n2o cu br2 hcooch31.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2o2:78 na2co3:106 nahco3:84 na2so4:142 baso4:233 al (oh)3:78 c6h12o6:1802.常用换算 5.6l——0.25 mol 2.8l——0.125 mol 15.68l——0.7 mol 20.16l——0.9 mol 16.8l——0.75 mol二十三、规律性的知识归纳1、能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c=c 、 、c=o 。 ( 和 中的c=o双键不发生加成) 2、能与naoh反应的:—cooh、 、 。 3、能与nahco3反应的:—cooh4、能与na反应的:—cooh、 、 -oh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6、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7、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一)有机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5.含醛基的化合物6.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ch2=ch-c=ch2(二)无机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