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时间:教案网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 篇1

  水资源 教案

  (初二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

  1.讲述和讲解法

  2.对比和分析法

  3.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2.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3.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二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认识。

  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三节 水资源

  教师提问: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板书:1.水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

  学生读“图3.16水资源是有限的”回答思考讨论上面教师提问,并计算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的百分比。(0.0075%即不到万分之一)

  教师板书:2.地球上的水体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占全球水量的不足万分之一。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的宝贵资源。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

  淡水资源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这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xx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xx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以组为单位

  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举实例说明。

  教师板书:3.水资源的短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用投影展示总结

  全球人口的增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可用水资源减少

  教师提问:读图3.17“就地取材”这副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调查并提问:我们大多数同学家中都饮用纯净水、矿泉水,而且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有以下两方面:(1)污染的水体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和病毒等。(2)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人的 中毒。这些有毒物质还会在水生蔬菜或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食用后会造成中毒或慢性中毒。

  教师提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3.17“就地取材”讨论回答。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工业废水

  农药、化肥水污染

  城市污水

  教师提问: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吗?存在那些问题?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要求学生读表格资料并结合课本76页内容,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1996年)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人.年)

  巴西5191232343

  俄罗斯4000026990

  加拿大31220105117

  美国2970211294

  印度尼西亚2811314509

  中国271152167

  世界4700008098

  教师板书: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学生读表、看书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4;我国水资源紧缺。

  教师板书:1水资源短缺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短缺有其它原因吗?有没有浪费、污染的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利用投影展示材料:

  美国年取水量不足5000亿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年取水量6000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仅1万美元左右。此外,我国7沓水系重点流域地表水普遍受到污染。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污染、浪费严重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紧缺程度各地一样吗?

  教师板书:2.水资源分布不均

  教师展示“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教师指图讲解并提问“外流区,河流流量大;内流区,河流流量小;秦岭淮河以南,径流量大,以北,径流量小。为什吗?请同学们思考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教师组织教学:请同学们结合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夏秋多,冬春少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尤甚。

  教师提问:华北平原严重缺水,为什么?学生阅读课本78页相关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一个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要分析两个方面:水资源的供应量与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需矛盾。华北平原比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大。

  如何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下节课学习。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前面所列知识结构表。

  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本节题目。

《水资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

  1.讲述和讲解法

  2.对比和分析法

  3.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2.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3.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二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认识。

  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三节 水资源

  教师提问: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板书:1.水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

  学生读"图3.16水资源是有限的"回答思考讨论上面教师提问,并计算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的百分比。(0.0075%即不到万分之一)

  教师板书:2.地球上的水体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占全球水量的不足万分之一。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的宝贵资源。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

  淡水资源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这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xx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xx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以组为单位

  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举实例说明。

  教师板书:3.水资源的短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用投影展示总结

  全球人口的增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可用水资源减少

  教师提问:读图3.17"就地取材"这副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调查并提问:我们大多数同学家中都饮用纯净水、矿泉水,而且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有以下两方面:(1)污染的水体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和病毒等。(2)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人的 中毒。这些有毒物质还会在水生蔬菜或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食用后会造成中毒或慢性中毒。

  教师提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3.17"就地取材"讨论回答。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工业废水

  农药、化肥水污染

  城市污水

  教师提问: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吗?存在那些问题?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要求学生读表格资料并结合课本76页内容,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1996年)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人.年) 巴西5191232343

  俄罗斯4000026990

  加拿大31220105117

  美国2970211294

  印度尼西亚2811314509

  中国271152167

  世界4700008098

  教师板书: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学生读表、看书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4;我国水资源紧缺。

  教师板书:1水资源短缺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短缺有其它原因吗?有没有浪费、污染的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利用投影展示材料:

  美国年取水量不足5000亿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年取水量6000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仅1万美元左右。此外,我国7沓水系重点流域地表水普遍受到污染。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污染、浪费严重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紧缺程度各地一样吗?

  教师板书:2.水资源分布不均

  教师展示"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教师指图讲解并提问"外流区,河流流量大;内流区,河流流量小;秦岭淮河以南,径流量大,以北,径流量小。为什吗?请同学们思考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教师组织教学:请同学们结合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夏秋多,冬春少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尤甚。

  教师提问:华北平原严重缺水,为什么?学生阅读课本78页相关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一个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要分析两个方面:水资源的供应量与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需矛盾。华北平原比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大。

  如何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下节课学习。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前面所列知识结构表。

  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本节题目。

《水资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

  2、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

  3、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我们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用具】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除了土地以外,就是水资源了,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2、读课文,了解水资源的含义,找出最多的水资源和日常用到的水资源。

  讲解:水资源在地球上占的比重很小,可利用的更少,因此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板书:一、水资源与生产生活

  分析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知道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

  (转承)我们水资源人均较少,分布怎样呢?

  板书: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结合日常实践和课本的黄河,长江流量曲线,得出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

  小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

  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

  讲述:这两个措施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尤其注意跨流域调水中的南水北调,要看懂南水北调示意图,熟悉三条调水线路,知道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工,并且开始使用,西线是一个计划。

  读课本知道,水资源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水,日常应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中国水周:3月22日-28日

  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找出水资源的分别规律,结合前面的降水示意图,知道和降水密切相关。

  读课本找出解决时间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空间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讨论:除了以上措施,我们在生活中海能够有什么做发可有节水。例如: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作业设计】

  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水资源》教案 篇4

  课题名称: § 3-4 爱护水资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能力目标: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国情教育。

  重点、难点:了解水资源状况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

  教学媒体:实验

  教学过程:

  导课:水资源的状况究竟如何?丰富?缺乏?我们该如何对待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做些什么?

  新授: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数据:地球表面约71%被覆盖。

  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30.4%

  阅读:书上有关资料

  2、现状:一方面,用水量不断增加

  一方面,水污染日益严重

  阅读:书上有关资料

  二、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节约用水

  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学生活动: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

  小结 本节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学习讨论了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有关知识,爱护水资源。

  作业 1、课本p62 1、2。

  2、目标p35 一、二。

  课后记 进行国情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

《水资源》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是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掌握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分布情况,认识合用开发、利用和积极的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危机,特别是认识“人类、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合理利用水资源。本节课是学习中国地理必不可缺的基础知识。

  本节教材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水资源:一是水是宝贵的;二是中国水资源状况;三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能说明其不仅有限而且能 枯竭,特别是我国缺水状况普遍存在。

  2、掌握水资源时空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从而了解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的危机。

  2、利用气候知识分析时空分布,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并且通过探讨得出解决对策;同时培养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3、能收集我国及本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能说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出我国水资源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养成生活中节水的良好习惯。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 点 了解水资源现状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难 点 培养学生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1.目前,初中阶段学生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我县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材料收集、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的、全面的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五、教材处理

  本节课通过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的使用数量介绍体现人类缺水的严重性。从而使学生深深领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我是这样处理教材,在课堂展示的:

  1.通过一些课件、教材插图等资料,使学生认识淡水资源的宝贵。

  2、通过收集材料,了解世界、我国及当地水资源情况,从数字上知道水危机的程度。

  3、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如何节约用水,从而爱护水资源;讨论工农业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

  4、通过认识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案,让节约用水在学生内心意识里扎根。

  5、通过例题计算让学生从数字上体现人们对水资源的渴求,让学生意识到节水重要性。

  6、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上来。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之源,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从而产生惜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水污染的电影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3)展示一组当地图片说明,使学生认识到水危机已不是全球性的 从而激发学生淡水资源的危机感。

  (4)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引导学生先思考,再探讨“国家节水标志”图的准确含义。

  2、学生互动学习:

  (1)面临淡水资源短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各组讨论归纳总结,每一组代表作阐述展示。

  (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举例说明,每一组代表作阐述展示。

  (3)对例题1中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占的百分比的计算,让学生意识到若浪费水、不注意治理污染,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对例题2中的一个成年人每天应补充多少水的计算,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人类对水拥有的重要性。

  3、总结评价:

  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七、设计理念

  1.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在课件中收集了丰富的图片、文字、电影资料,使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2.设计这堂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地理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地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地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

  3.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认识到工业、农业及生活上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性。进一步阐发如果我们是政府的决策者,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定应有如何的措施,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爱护水资源。

  4、我把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