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通用3篇)
时间:教案网
《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通用3篇)
《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 篇1
音乐视野。
2、了解歌曲是以6/8拍的韵律以及旋律的重复,波音的运用等手法表达怀乡之情。
3、要求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创造歌曲的意境和气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首南斯拉夫民歌的特点。
2、波音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歌曲音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c2/4
1234∣5—∣i5.∣63.∣5432∣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潘老师您好。
老师弹琴,与学生问好学生起立与老师问好
老师示范演唱学生演唱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二)、认识拍号
(1)复习拍号,指出它的含义
2/4拍、3/4拍、4/4拍、
(2)认识新的拍号6/8拍
含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3)节奏举例ו︱ו×××︱
(4)视唱练习:
123217∣655•∣123217∣7•1•∣123217∣655•∣123217∣1•105∣
(5)波音记号的唱法:
举例:2波音2326波音676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南斯拉夫的歌曲。
2、初听音乐。你从这首歌曲中听到哪些内容?
3、复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再次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5、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7、念歌词,体会情感,
《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 篇2
音乐创造能力。
2、通过乐曲的欣赏,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填入的旋律比较流畅。
2、在欣赏乐曲时能够感受音乐形象。
三、教学准备:
音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F2/4
5650∣5650∣56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
1=C4/4
1765-∣6543-∣5432-∣4321-∣
老师示范演唱
学生演唱,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三)、复习歌曲
1、复习歌谱
2、复习歌曲:要求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创造歌曲的意境和气氛
3、请同学演唱
(四)、填上适当的旋律:
1=c3/4
123∣5-3∣6•176∣5--∣()∣()∣()∣()∣
老师带领学生演唱前一部分,后面的老师随口创作几条,给学生一个了解交流。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指导。
相互交流,注意旋律的流畅。
(五)、欣赏
1、导入:
莫扎特生平简介: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为了摆脱大主教的控制和宫廷乐师的屈辱生活,使自己成为自由的艺术家,他奋斗了25年后终于迁居到维也纳,但是自由后接踵而来的是
《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 篇3
苏教版小学音乐第12册--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
教了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有很多的思考,这节课以前作为公开课上过,取得过很好的交效果,由于本学期每个班级只有一节音乐课,我倍加珍惜,除了提前做好备课的一切准备外,还让学生提前回去搜集关于思乡方面的歌曲,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课堂,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上第一节课很多同学竟然没有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我很生气,立刻进行了教育,告诉他们要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每一节课都为课堂做贡献,还有一点我发现原来设计的导入似乎并不适应这个班的同学,他们反应很冷淡,即使回答也是应付式的,我想还不如直接以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导入会不会效果要好一点,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试一试,在进行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觉得在问题设计上还应进行改进,原有问题太烦琐,太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注意到,而且在层次安排上还应注意层层深入,我觉得可以将原有问题分解开,且按层次排列,如先完整欣赏,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描写了什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在下面的不断欣赏、听范唱过程穿插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逐步体验的过程,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模唱旋律,一定要让学生轻声地演唱,并注意倾听自己的声音,争取唱得连贯优美,即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范,否则会出现喊唱的现象,在让学生体验6/8拍韵律感时,可用身体的轻微摆动或打6/8图式的方法模唱旋律,效果较好,两段间隔演唱时,提醒学生有节奏,让学生准确表达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时,多采取一遍加记号,一遍不加记号的演唱比较让学生感受,效果很好,而且一定要在感受中让学生体验到加这些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在演唱方法上,教师也应给予指导,力求既生动又准确,如指导学生唱上波音时,我让学生轻微快速摇头演唱,学生觉得很有趣且有效,等唱准确后,让学生体会放松的感觉,不摇头就演唱好,效果不错,在个别难点节奏上,我指导学生数好拍子,用急换气的方法演唱,个别吐字困难时,运用声乐技巧让学生轻松渡过,上了八次这节课,每次都有不同体验,结尾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