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教学设计作业2

时间:教案网

教学设计作业2

教学设计作业2

一、填空题

  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

  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3.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的过程。

  二、单选题

  1.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 14个

  B. 9个

  C. 6个

  D. 4个

  2. 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阶段。

  A. 4个

  B. 9个

  C. 14个

  D. 6个

  3. 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A.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B. 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 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4.,从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呈现形式、呈现要素三个方面考察了教学材料设计过程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

  A. 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

  B.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C. 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

  D. 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简答

  1. 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

  2.按照教材的观点,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那8个基本环节?

  3. 肯普模式中的十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什么?

  4. 简答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

  5. 教学设计模式有那几项功能?

  6.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附:第一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途径 2.中介3.纽带 4.任务 5.阶段 6.长期 7.系统 8. 系统 9.运行 10.系统 11.多样 12.设计 13.系统论

  二、单选题

  1.A2.A3.A4.A5.A

  三、简答

  1.

  ⑴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门课程使学生获得的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性的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总体认识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长期以来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人类这些智慧的结晶通过教育与教学的加工凝结成为教学中的知识。

  ⑵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向自己智慧挑战的过程,学生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性的认识逐渐有效地汇聚成为人类的总体认识。

  2.

  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是由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习者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⑴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纽带。

  ⑵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

  ⑴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人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⑵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把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或事物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考查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因素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发展的远景。例如,在教学设计的系统中,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思考和设计教学的各个部分(各个子系统),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考查各个部分的问题。

  ⑶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设计的性质、内容、方法要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制约;而教育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组成的更大的社会系统的影响。

  4.

  ⑴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⑵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⑶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

  教学设计归纳为:(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等三个层面。

  ⑴(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的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长期设计。

  ⑵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⑶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

  6.

  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⑵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程序,它是以现代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2

教学设计作业2

  ⑶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7.

  ⑴教学时间的规划技能。科学地设计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地计划和安排设计教学时间,对教学设计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技能,一个教学设计者必须清晰的知道怎样按照有效的顺序分配教学时间和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⑵教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文字与图表处理技术、电子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应用技术等,是教学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⑶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选择以及优化组合的设计能力。

  8.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教师比较恰当地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教师合理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二是有助于教师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意义和有效的背景知识;三是有助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力求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最好发展程度和水平。

  9.

  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应当包括: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养,积极的热情和坚韧的创新精神,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和教育与教学基础理论,优良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有着良好的教学实践经历和教育教学培训过程,这是因为教学活动中有着许多内隐的因素(如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等)只有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显现出来,这些因素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设计者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过程才能获得特别的设计技能或技巧。

  四、论述题

  1.

  ⑴指导性

  ⑵整体性

  ⑶操作性

  ⑷创造性

  2.

  ⑴确定教学目标

  ⑵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

  ⑶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⑷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3.

  ⑴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

  ⑵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⑶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⑷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五、实践题

  1. 要点

  教学设计作为的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所遵循的设计程序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设计和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⑵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状态,设计和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状态;

  ⑶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教学的起点状态向教学的最终目标状态发展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当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等;

  ⑷考虑并研究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所应提供的学习指导;

  ⑸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所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