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心脏和血管》教案(通用2篇)

时间:教案网

《心脏和血管》教案(通用2篇)

《心脏和血管》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

  2. 科学探究:正确测量脉搏,探究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血液循环图、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吗?(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们吸进的空气中,(氧气)曾多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我们的身体,认识我们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和血管

  (二)讲授新课

  出示人体血液循环图

  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是:心脏和血管

  1. 认识心脏

  心脏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形状像什么?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形状像个桃,大小如自已的拳头。(出示心脏纵剖面图)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2. 认识血管

  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血管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这就是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3. 了解血液循环

  血液在人体中流动的途径是:从左心室——动脉——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动脉——肺——毛细血管——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血液刚从左心室出时含有很多氧,但随着从动脉经过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动脉氧气慢慢的减少,直到到达我们的呼吸器官肺,肺中的毛细血管把肺中的氧气吸进其中,把二氧化碳排到肺中,在随着我们的呼吸系统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介绍心跳和脉搏

  而我们的心脏就是通过不停得收缩和跳动,从而把血液输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处,如果有一天心跳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同学们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胸腔中部偏左心脏这个位置,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跳动,测一次脉搏!)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简而言之就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请同学们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测一次脉搏!)

  (三)探索脉搏与心脏之间的关系

  1. 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摸到脉搏,你认为脉搏与什么有关系?(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2. 组织测量脉搏和心跳,并做好记录!

  研究结果:心跳频率与脉搏频率相同

  (四)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不停的在血管中流动,血管就是我们血液循环系统的管道,心脏和血管互相作用,一起完成我们的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呢?

  (2)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血液循环停止了,人的生命就会结束了。这是为什么?

  讲解:血液循环主要是为我们的肌体组织器官提供养分。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把肠吸收食物的养料、肺吸进的氧气带给人体各部分,又把我们人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所以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五)进行保护心脏的教育

  (1)讲述:通过以上学习可以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注意心脏的保健。

  (2)谈话:怎样使心脏健康?怎样保护心脏不受伤害?

  (3)讲解: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b)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c)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 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 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暂停体育锻炼,由医生帮助找出原因,及时进行调治,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

《心脏和血管》教案 篇2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学习中主动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制作简易听诊器的学习活动,提高动脑动手的科学学习能力,能设计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

  3.知识与技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珍爱生命,了解和掌握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二、教学重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人体心脏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学习活动。

  四、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在父母的帮助下,在手腕找到自己的脉搏。测一测自己和父母的脉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你有什么发现?

  2.什么是血管,血管分为哪几类?

  3.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哪里?大小如何?在下图中标出各个部分。

  课题3:心脏和血管

  二)预习汇报。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

  2.预习汇报。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方式:一个小组只需要汇报一个问题。)

  三)【自主学习】(认真读书看图)

  1.在下图中标出人体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的部分结构名称,并用箭头标出血流方向。

  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

  2.心脏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3.血管有什么作用?

  4.怎样注意心脏和血管的保健?(结合所搜集资料)

  5.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上述问题。(小组长主持)

  四)【自主学习展示】

  小组代表进行讲解。鼓励学生作图,板书进行讲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五)【实验(观察)探究】

  1.讨论:脉搏的每分跳动的次数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去验证?(先思考后发言)

  2.体验活动:(首先填写下表然后进行活动)

  活动目的:验证 脉搏的跳动快慢。

  实验过程与结论:

  一个人不同状态

  内容

  脉搏跳动次数(1分钟)

  结论

  3.组内交流结论。

  三)【活动展示质疑】(一个组一名发言人进行展示,同伴进行补充。其他组可以提问质疑)

  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

  六)【检测】(5分钟)

  1.心脏位于胸腔 侧。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 差不多。

  2.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 、 、 、 。

  3. 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遍布全身.分为 、 、和 。

  5.心脏总是有规律的 、和 。收缩时.把血液从 压入 .舒张时.血液时.血液从 流回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的心脏就跳 次。

  6.心脏的四个腔是相同的.血液在心脏里可以随意流动。 ( )

  7.血液循环的作用是( )

  血液循混是人体的运输兵

  ‚ 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ƒ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④ 以上说法都正确

  8.不同年龄的人.心跳次数是( )的。 相同 ‚ 不同

  9.心脏位于胸腔的( )左侧 ‚右侧 ƒ 中间

  七)【小制作】制作简易的听诊器。参照p9。

  八)【拓展】

  1.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查阅资料,说一说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2.我们经常听到“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这句广告语。

  九)【板书设计】

  心脏与血管

  心脏: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血管: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