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简单电路》教案(精选3篇)

时间:教案网

《简单电路》教案(精选3篇)

《简单电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简单电路》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尝试并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画出电路连接方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并运用理性思维比较、概括,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运用简单电路原理的小用电器,并对简单电路中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其工作原理并不知晓。因此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地认识电路的工作原理,经历从模糊了解到简单明白的过程。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一共有四个板块的活动。第一个板块“导入”:出示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灯光上,讨论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然后激发学生点亮小灯泡的兴趣。第二个板块“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先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小组设计并尝试连接,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最后引导分析、总结原理。第三板块“在电路中加入开关”:让学生知道在电路中加入开关,可以灯泡的控制灯泡的亮灭,同时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流是否通畅,开关就可以人为控制电路的通畅。第四板块“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把课本问题引入生活,同时强调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认识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2、能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电路连接方法。

  3、认识开关的作用,能够把它加入到简单电路中,控制灯泡的亮灭。

  4、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5、愿意与同学一起动手连接电路,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

  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画出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教学准备:

  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池盒,灯泡底座,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棵圣诞树漂亮吗?为什么看起来很漂亮?

  2、提问: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呢?

  学生说:小灯泡用电线连起来了,通了电就能亮起来。

  教师介绍: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让小灯泡亮起来。

  相机板书:让小灯泡亮起来

  二、点亮小灯泡

  1、观察材料

  提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呢?

  学生说:小灯泡、电池、电线、

  出示干电池

  教师,介绍:要让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用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看,这是电池,电池有很多种类,实验室里用这种电池来供电,它叫做干电池,它的电量很小,对人体基本没有没有伤害,我们用它来给小灯泡供电既安全又方便。

  板书:电池(干电池)

  出示导线

  教师介绍:这是你们所说的电线,在科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导线,一般用来把电池的电输送到小灯泡上。

  板书:导线

  出示:小灯泡

  师:这就是小灯泡,今天我们要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板书:小灯泡

  提问: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师:科学实验往往需要从对材料的仔细观察开始。特别是不熟悉的材料,更应该在动手前仔细地观察一下。下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三种材料,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材料员把抽屉里的材料拿出来,用一分钟的时间观察一下三种材料,老师宣布时间到,请材料员把材料收到盆子里,放在桌子的中间。)

  学生观察材料,指名介绍。

  教师相机介绍:电池的上面凸起的部分是正极,用“+”表示,下面凹进去的部分是负极,用“-”表示。

  板书: 正极(+)

  负极(-)

  导线的外面有一层橡胶皮,里面是铜丝,导线是靠里面的铜丝来输送电。两端有铁片夹,方便我们连接电池和灯泡。生活中的导线一般没有铁片夹。在使用时,不能用力拉拽,铁片夹很容易会掉下来。

  灯泡的上面是玻璃罩,里面有两根金属线,在两根金属线上架着一根灯丝,当有电从灯丝通过时,灯丝就会发光。灯泡的下面是黄色的铜柱,铜柱的侧面有灰色的小球。铜柱的下面有黑色的尖尖的小凸起,就像是灯泡的小尾巴,这个小尾巴的中间也是灰色的。

  教师相机板书小灯泡的结构。

  2、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提问:你们能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想一想怎么做,再拿出材料,动手试一试。

  学生活动: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

  3、教师了解完成情况。表扬成功的小组,安慰没有成功的小组。

  师: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小灯泡亮起来了,有些小组的小灯泡没有亮呢?让我们来找一找原因吧!

  分析电池正确的连接方法。

  教师相机介绍:电池里面的电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那我们就需要用一根导线连接到正极,另一根导线连接到负极。这样电就能从正极流出,再从负极流回。

  提问:连接了电池的导线应该怎样连接到小灯泡上呢?

  师介绍:这和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有关系。让我们来看看灯泡的内部结构。

  出示:灯泡的内部构造图。

  提问:观察小灯泡内部构造,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一说。

  教师相机小结:连接灯丝的两根金属线分别接在了灯泡铜柱的侧面小灰球上和铜柱下面的小尾巴的底部。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就要让电流到小灯泡的灯丝上,因此,我们把两根导线连接到灯泡上时,一根要连接到灯泡铜柱的侧面或侧面的小灰球上,另一根要连接到铜柱下面的小尾巴的底部。

  4、学生再次尝试连接。

  连接完成后,把连接的方法画到实验册做中学部分第一题的方框里。

  指名展示连接方法。

  5、提问:怎样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小灯泡才能亮起来呢?

  学生说一说。

  教师总结:我们用导线把电池的正级和负极连接到灯泡铜柱的侧面和小尾巴的底部,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6、提问:为什么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像这样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呢?电在哪里?电虽然看不到,但是它像水一样会流动,谁来模拟一下电的流动?(全体学生手指电流路径,说出电流到哪里)

  总结: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电就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到灯泡的灯丝上,然后经过另一根导线,又从电池的负极进入,源源不断地给灯泡供电,形成一条通畅的线路,我们把它叫做电流的通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教师相机:电流的通路

  7、提问:如果只有一根导线,能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灯泡亮起来吗?

  布置任务:课后思考怎么连接,把连接方法画在科学本上,能想到几种就画出几种,下节课我们来展示、交流。

  8、揭示课题。

  师介绍:我们用导线连接灯泡和电池,让灯泡亮起来,就是连通了一个简单电路。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简单电路》。

  板书课题:简单电路

  提问: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学生说,师板书:电池 导线 灯泡

  三、在电路中加入开关

  1、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不仅认识了简单电路,还能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了。只是我们连接的电路还有不足:一松手小灯泡就会熄灭。怎么办呢?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出示:电池盒、灯泡座

  小组活动:把电池盒,灯泡底座接入电路中。

  汇报小组成果,展示学生连接作品。

  2、师:现在我们的电路连接更快捷了,展示交流也更方便了。如果我们让灯泡一直亮着会怎么样?

  学生说:灯泡一直亮着会把电池里面的电全部用完的。

  教师相机教育学生:当我们不需要小灯泡亮时,就应该及时把小灯泡灭掉。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小组活动:将电路断开,让小灯泡灭掉。

  3、提问:我们连通电路后,小灯泡亮了,断开电路,小灯泡就灭了。怎样才能方便地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呢?

  引导学生回答:接入开关

  师出示开关,板书:开关

  提问:怎样把开关加到电路里,来控制灯泡的亮和灭的?下面让我们先来想一想怎么连接,在活动记录纸上摆一摆,画一画连接方法,画好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材料动手连一连。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连接方法。

  学生领取材料,活动:在电路连接中加入开关,控制灯泡的亮和灭。

  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这样把开关加到电路里能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吗?

  教师逐个引导学生分析连接方法,手指描述电流的路线。

  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

  没有成功的小组修改连接方法。

  4、提问:开关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控制灯泡亮灭的?

  师介绍: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开关是靠打开、合上来控制灯泡的亮灭。按下开关,开关合上了,电路就连通了,电流就可以循环流动了,灯泡就亮。松开开关,开关就分开了,电路就断开了,电流不能流动了,灯泡就灭了。

  四、拓展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一说。

  2、提问:今天,我们学会了连接电路,回家后能去连接家里的电路吗?

  师:不能,我们实验室连接电路的电源是干电池,它的电量不大,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安全使用。但是家里的电路,我们小学生不能去碰。它使用的电是供电站提供的,电量很大。如果触电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有同学对简单电路感兴趣,课后想继续研究,只能用干电池来做电源。

  3、提问: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

  教师补充介绍,出示安全用电小知识。

《简单电路》教案 篇2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简单电路》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通过连接电路,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四、教学准备: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各种电工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二)、新授: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导线——用来传输电能,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 )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三)、拓展: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四)、总结: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