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精选16篇)
时间:教案网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0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台风。指名读,说说你对台风的了解,师补充介绍。
2、出示“卫星图”,看,这些是什么?(板书:卫星)师简单介绍(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简称,高科技产物,利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在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用途广泛,如:导航定位、气象监测、信息传送等。)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课文,板书完整课题。
圈画“跟踪” (理解:紧紧跟在后面,追赶、监视 读好词语)
4、生读好课题,质疑:卫星为什么要跟踪台风?怎样跟踪的?
过渡:真是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和资料出示的方式介绍“台风”和“卫星”,既给学生留下一个初步印象:台风的威力大和卫星的用处多,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了吗?
2、检查字词
大声嚷道 狂怒地嚷 狂暴地跳 猛扑 暴跳如雷 疯狂 泄气 懒洋洋
盯住 监视 嘲笑 自豪 跟踪 报告
撑牢 不惊慌 谈笑风生
▲指名三人当小老师领读
▲归类字词。你发现了什么?分别是描写谁的词语(台风、卫星、人们)
师:字词障碍扫清了,相信课文一定能够读通顺了。
3、指名分段读。(8个自然段,指名一排学生读,其他做小评委)
4、通过朗读,聪明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课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写的?(对话)
5、再次默读课文,读完和同桌一起讨论:并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卫星为什么要跟踪台风?
(时刻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作贡献)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的开端。
【设计意图:词语的归类学习再次给学生加深了台风与卫星的不同特点,为后面的感悟读打下基础;默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卫星为什么跟踪台风?”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
三、精读感悟: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台风的形成(在海面上)
台风是一种很猛烈的风暴。
台风蛮横、不可一世。
卫星紧紧跟踪台风
过渡:台风如此狂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卫星)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3、交流:我知道“小星星”原来是第三代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的本领就是“时刻跟踪”台风。
气象卫星不怕台风,毫无畏惧。
【设计意图:一、二自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因为前面的知识介绍与词语归类都埋下了伏笔,故这两段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围绕主问题展开讨论,允许学生的不同理解,但当与主旨偏离时,要及时引导指正。】
4、感情朗读:这两段用拟人的手法向我们初步介绍了台风的狂暴和第三代卫星的坚定,谁能来读好这两个形象?(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分读)
总结: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气象卫星准备坚定地跟踪这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台风,具体它会怎么跟踪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盯、哈、吼、设、泄”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右靠拢,左窄右宽)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盯”要用眼睛
“哈、吼”要用口
“泄”注意右边“世”的笔顺
4、学生完成习字册,师巡视指导。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9
17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设计十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三、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2、指名读这段。板书:时刻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发言就能说明了。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4、生交流。板书:偏偏爱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7、过度: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真是太精彩了,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
师读掉“无意”“仍然”。
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然紧紧
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指名朗读。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闳肥挡换岜凰φ簟o胨φ粑遥挥忻怕穑刻ǚ缱急冈跹φ籼ǚ纾?br>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1、抓“自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二十五分钟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
6、指导朗读。
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
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
第二课时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第二代卫星有什么印象?
二、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师小结: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地跟着他、监视他,向人类报告他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到台风的伤害,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三、分组,分角色朗读。
四、角色表演。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75
《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3.学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跟踪台风的卫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跟踪台风的卫星》,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二、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想想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卫星与台风初次见面,台风威胁卫星,台风要甩掉卫星,台风要逃脱)
三、精读课文,体会台风与卫星的性格特点。
1、读第一二自然段,卫星与台风一见面台风就显示了他的厉害。读一读关于台风的句子,抓住提示语“大声嚷到”指导读。
2、“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从朗读中抓住“时刻”一词,举例子:卫星可能会在台风干什么的时候跟着它呢?(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跟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3、过度语:台风一听小卫星的话生气了,他冲着卫星狂怒地嚷呢。
4、读第三四自然段。
a读一读描写台风的句子,注意台风“狂怒地嚷着”。
b“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抓住“偏偏”,体会卫星在执行任务时的坚决执著。
c指导读出台风厉害,不可一世的语气;卫星态度坚决,拒不放弃的语气。
5、过度语:台风一看小卫星那样坚决,就要甩掉小卫星。
6、默读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a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b老师和你有相同的感受,我也想读读这段中的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师故意读掉“无意”“仍然”。
c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
d板书:仍然 紧紧
e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
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 指名朗读。
7、过度语:台风想甩掉小卫星,结果小卫星依然卓著的跟着他,他在也无法忍受了,他要干坏事了。
8、看台风来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a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b“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
c 放课件( 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看画面理解“谈笑风生”的意思,用“谈笑风生”造句。
9、在读六七自然段。
10、读台风与卫星的对话,放课件,让学生体会卫星的特点。
四、总结,升华。
1、学了文章好谈谈你的看法。(台风虽厉害,但卫星不怕他。小卫星执著,坚强。)
2、小卫星为我们人类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笔夸夸小卫星吧!
五、写字。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曾老师带来一部科普动画片,想看吗?请你仔细看认真听,看看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观看科普片)
喜欢!说说看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先聊到这里。(上课)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关于气象卫星方面的知识,看来同学们很感兴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气象卫星的科学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生读课题。
这是什么样的卫星呢?(手指课题)再读
3.指导“跟踪”:跟踪什么意思?(紧紧跟着)
师:是啊,紧紧跟着它干什么呢?(监视它)
4.初读课题,你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 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好,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全文
初读课文还有这样一些要求。
自学要求:
1.读生字表中的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师:明白了吗?好,开始!
(二)汇报交流
汇报一:生字
字音:
同学们学得真投入,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的收获。
(出示二类字)
谁先来读读这些绿线格里的字。
1.指名读。
2.齐读。
(出示一类字)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字,先读一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1.同桌互读。 认为同桌读正确请举手。
2.现在我想指几个字给你们读,猜猜我会指哪些?
3.生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生字的读音!(盯、疯、吼)
4.你们一下子就猜中了曾老师的心思,真了不起!咱们就来读读这些字!
5.增加点难度,去掉拼音,我指哪,你读哪!
汇报二:词语
(1)读词语
生字读得又快又准,把它放进词语里还能读好吗?先自己练练。
盯住 监视 波浪滔滔
厉害 狂怒 暴跳如雷
泄气 惊慌 谈笑风生
第一行:波浪滔滔
这个波浪还不够大谁再来?怎么读!巨浪滔天啊!
第二行:暴跳如雷
想想词语的意思你会读得更好!谁再来?
第三行:指名读、齐读。
(2)写字、默词
光能读好还不行,还要会写,你行吗?仔细看看把认为难写的先用手画一画,等一会儿老师挑几个报给你们写!
训练1:听写,要求写正确。
准备好了吗?今天默写可有难度的,我一下子报两个词,你行吗?你要把这两个词听清楚再写!
跟踪 监视 默好了吗?
增加点难度 一次报三个词 仔细听:
厉害 狂怒 泄气
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看谁改得快,全默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评:你们的聪明超出了我的想象!
师评:还有几位同学没有举手,没关系,发现问题你会学得更扎实!告诉老师哪个字写错了,你呢?谁有好办法教教他?
生交流识记字形的好办法。
训练二:书写,要求写美观。
看来你们识字的窍门真不少!字不光要把它写正确,还要写美观!
这里面“监”和“泄”竖画比较多,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范写:“监”和“泄”
监:两竖相遇右竖长,竖画间距要相当,底横拉长托上方。
泄:三点水在一边,长横写在横中线,竖画间距不能变!
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这两个字描红一遍!这个同学写得又快又好!
课后请同学们把剩下的字再描红一遍!
汇报三:课文
刚才我们扫清了字词拦路虎,有没有信心把课文也读好?
采用指名读、挑战读、推荐读、找有进步的同学读。
第一节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指导学生掌握好停顿,读好长句子。
第四节 指导重点词语的朗读。
“气象卫星站”指发射气象卫星的地方。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同一个词里的字要连在一起读!不能读破句子!。
第六节 指导读好生字较多的难读的句子。
注意提醒学生读好句子中难读的词,读出节奏!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读完了,曾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一起读!这首儿歌是老师根据
课文编出来的,儿歌共有四句话,每句话对应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
台风大卫星小,卫星跟着台风跑。(1----2)
台风怒卫星笑,台风气得乱蹦跳。(3---5)
台风跑卫星报,台风行踪早知道。(6---7)
台风奔卫星跟,卫星本领真不小!(8)
第一句对应的是1、2自然段,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奖励你把1、2自然段读一遍。师:读得很好,你能根据提示语来读好对话!
第二句对应的是3、5自然段。老师就请你点两位好朋友来读。
你们三人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看看谁读得好!感谢三位同学带来的精彩朗读,你们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台风想扑住卫星、甩掉卫星的情景!
第三句对应的是6、7自然段。我们男女生比赛怎么样?女士优先!真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看来,有了卫星的报告,台风来了,人们再也不惊慌了!
第四句显然是第8自然段。咱们一起合作读!
读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为了说得更好,同桌先互相说一说,谁先来?
能不能用几句话把故事的经过说一说?
四、 总结全文,
卫星监视着台风,狂怒的台风怎么会泄气了呢?他们之间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在题目下方打一问好)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到来!好,下课!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4
河南中牟县直第一小学 邱成立
剧情快递
本剧是根据苏教版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第17课编写的。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作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戏外说戏
本剧的主要人物是台风和第三代气象卫星。第一幕中,从“台风舒展开巨大的身子”、“大声嚷”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这是台风的性格特点。而“小星星”面对强大的敌人,却毫无惧色,只是“笑了笑”。表演时,要表现出台风恼怒和威胁的态度,以及小星星自信和坚定的态度。第二幕,是台风和小星星“斗法”的过程。要表现出台风由狂怒到束手无策,最后落荒而逃的神态变化,以及小星星面对胜利,毫不放松的认真态度。
时间 某一天
地点 波浪滔滔的海面上
人物 台风和第三代气象卫星
第一幕
[幕启。背景是波浪滔滔的海面。台风(用头饰表示)穿着宽大的衣服,正趴在一张桌子上睡觉。不远处,小星星(用头饰表示)对着台风,不停地眨着眼睛(可用手电筒光来表示)]
台风
(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睡了一场好觉,可真舒服啊!(起身,向前走几步,蛮横、不可一世地)我,台风,是海上的霸王。哼,谁见我都得害怕!
[小星星不停地朝台风眨着眼睛]
台风 (扭头一看,大声嚷着)你是谁?竟敢盯住我看!
小星星 (笑了笑)哈哈!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台风
(狂怒地)跟踪我?好大的口气!你这个小不点儿,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就是人类遇见我,也得躲得远远的!
小星星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小星星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
台风 (狂暴地跳起来)我让你跟着我,我让你跟着我!(边说边对准气象卫星吹起了气)呼——呼——
小星星
(边笑边眨眼睛)我才不怕你呢!我们的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你再蹦跳也不管用!
台风 (气冲冲地)哼,我吹不跑你,也要把你甩掉!(说着,呼呼呼地向大海深处奔去)
第二幕
[幕启。舞台背景显示出一座美丽的城市。]
台风
(快乐地从舞台左侧上)哈哈,前面是一座城市,我就在这儿歇歇脚吧!等我歇够了,要把这个城市掀个天翻地覆。
小星星 (紧跟台风而上)喂,我是气象卫星,台风正向城市扑来,请做好防御准备!请做好防御准备!
台风 (惊诧地扭回头)又是你,小东西!
小星星 (嘲笑地)是我,气象卫星。想甩掉我?没门儿!
台风 (暴跳如雷地)这都是可恶的人类设下的圈套,我要把这个城市里的人类都杀光!
小星星 (义正辞严地)你休想!
台风 (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城市扑去)杀!杀!杀!
话外音 台风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小星星 (哈哈大笑)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早就做好了准备。
台风 (愤怒地)又是你这个小东西告的密,是不是?
小星星
(自豪地)是的,你跑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你根本是跑不掉的。而且,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人类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台风 (泄气地)那你就跟着我吧!(说完,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小星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还一边不停地向人类报告着:现在报告台风位置,台风正向东北方向逃窜……]
——幕落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3.学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
播放有关台风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台风的危害。
引入课题,板书:跟踪台风的卫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议读体会,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两段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练习有感情朗读
(二)。自读表演,学习3,4自然段。
1.提出小组学习要求
自由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3,4自然段。配乐表演。
2.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3.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师生评议。
4.全班分角色朗读这2个自然段。
(三)。议读体会,学习5,6自然段
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点拨
(1)。台风很可恶,从“暴跳如雷、疯狂的巨兽”看出来。
(2)。卫星早就看出台风“无能为力”了,找句子读,体会。
(3)。人们的表现
(4)。重点理解“谈笑风生”。假如没有气象卫星,人们能“谈笑风生”吗?
运用“谈笑风生”造句。
3.朗读,体会台风的外强中干,凶猛可怕;卫星的尽心尽职,高兴自豪。
(四)。读议体会,学习7,8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卫星的自豪?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自豪?
3.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请课后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篇1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01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跟踪台风的卫星》片段赏析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过于夸大了人文性的功能,淡化了语文的基础训练,使语文教学变得浮躁、拖累、复杂,语文教学演变成了思想教育课、问题分析课、知识拓展课、实践表演课。而唯独不见文章的品读,词句的积累,句式的训练。这样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实质,“荒了自己的田,肥了别人的园
”。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经指出: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必然陷入了片面性,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因此,我认为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于是,我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时,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思想,尝试着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地融为一体。
片段一:注重语文基础性的把握
开课伊始,我从复习字词入手,既巩固了生字,又积累了词语。课改以后,有些教师渐渐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课堂教学不再需要将语文训练放在首位,尤其是第二课时,往往忽视字词的复习。我们知道孩子记忆生字快,忘得也快,记忆生字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地复现,所以我主张,每课都学习生字,每课都巩固生字,每课都写点生字,反复地强化、记忆。在中年级的5ykj教学中,我们应该仍然把词句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语文的基础。但是在学习生词时,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单调、枯燥,因此,我在出示生词时,有意识地将词性相近的生词放在一起,譬如:狂暴
厉害 怒吼
疯狂这一组词,学生在复习生词的时候,无意识中已经能够将这些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觉得这四个词怎么才能读好呢?”学生便很容易地将这四个词的意思更明显地朗读出来了。
片段二:教师发挥导学的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教”的方式就决定了“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传统教学中,从一开始台风与小卫星的较量到最后小卫星赶跑了张狂的台风,教师都会根据故事的发展,把故事结果讲给学生听。但是,我在这个环节上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我出示课题后的背景是一幅台风咆哮的画面,等到课文品读完以后,我把课题后的背景设计成一幅城市一片宁静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直接从视觉上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顺学而教,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既没有失控于学生,又没有教师的牵强附会。又如:在课文品读结束后,我出示了几张有关人造卫星的图片。学生那一双双闪亮的小眼睛立刻告诉我他们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人造卫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它。至此,我将教师的导学由课内向课外继续延伸,让学生将有限的课上学习转化为无限的课外学习中去。最终体现本课的教育宗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明白科技的力量,认识到只有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才能造福于人类。
片段三: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反思,这不但提高了教学水平,更让我饱尝了教学成功的喜悦,领悟了情感与思维的真谛——没有了情感,语文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符号,思维也会毫无意义;没有了思维,语文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情感将不复存在。情感与思维的同步生成与发展才能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我将最后一词的理解交给学生去争论,便问道:“这里的‘嘿嘿’一词可以看出台风是怎样想的呢?”有的学生说:“是台风在嘲笑小卫星。”立即有学生反驳说:“台风是以为小卫星还不知道它的厉害,所以这个笑是一种不怀好意的笑,想让小卫星尝尝它的厉害。”
热烈的争论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使情与思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定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文的底色。
片段四:利用移情让学生产生体验
移情是情境教学重要的理论之一。当学生阅读文本时,远离学生的实际,学生体会不到真实的情感,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或幻想,或搜索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激发出情感,然后进行嫁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光是从文本上理解,学生很容易局限于人们不害怕台风,而“堤坝”、“树木”与学生的直接体验相距甚远。于是,我立刻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除了课文上写的,你还想到了什么?”并出示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句式练习:★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
),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 ), (
),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在此过程中,我不断以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立刻就有学生回答:“门窗关紧了。”更欣喜的是,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有一位学生做出了第二个难度较高的题,他回答:“船也系牢了,衣服也收回家了。”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以想象,充分体现了语文即是生活,生活既是语文。
语文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具有特殊性。其主要特殊之处就在于,人类创造它的目的还让它负载文化,让它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使文化得以交际。语文又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任何语言的形式都是同其思想情感的内容一起存在的,离开了就要成为空洞无物的东西。如果把语文课教成如同锯子、凿子、刨子一类纯物质形式的纯工具课,是无法想象的。相反,只有带着智慧和美感语文才能进入人们的心灵。就是说,只有负载着人文性,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而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这样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