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寒假帮扶简报(通用5篇)

时间:范文网

寒假帮扶简报(通用5篇)

寒假帮扶简报 篇1

  困苦磨练意志,奋斗迎接未来。辞旧迎新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帮助脱贫享受政策、防止返贫检测帮扶对象等家庭学生温暖过冬的通知》以及学校《关于开展20__年寒假“迎春送暖,助学育人”家访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分别家访慰问各院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黄济民,学生工作处处长杨红兵、副处长张华光、各学院(分校)主要负责人及辅导员深入开展家访活动。本次家访活动覆盖全国6个省份,涉及78个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

  在受访学生家里,家访老师们实地查看学生家庭环境,亲切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个人情况,悉心讲解国家、学校资助政策,转达了学校和学院的问候,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刻苦学习,以优异的表现回报父母、国家和社会。老师们叮嘱学生注意假期安全,做好疫情防护,并送上米、面、油、奶和棉衣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及新春祝福。受访学生家长对老师们来访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克服困难,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培养孩子成才。受访学生表示将发奋学习,积极工作,不辜负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培养。

  本次家访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优秀学生等不同学生群体全覆盖,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城乡学生全覆盖,对于未能实地走访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将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家访。通过此次家访,搭建起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拉近了老师们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加强了家校联系。

  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加强家校联系。今年,学校通过联合家访,深入到困难学生的家里,用心聆听、用爱帮扶、用情助力。增强家校联系,落到实处,让困难学生敞开心扉,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家访活动现已成为连接学校与贫困生家庭的重要纽带。此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充分的体现出来我校对贫困生的关注,不仅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爱,同时对未来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参考,对我校未来的资助与学生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进我校奖励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寒假帮扶简报 篇2

  为贯彻落实20__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立健全我乡“三帮扶”活动机制为重点,认真做好帮扶各村贫困户工作,切实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落在实处,加快我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根据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我村于年关之时开展对于本村贫困户人员的走访记录工作,目的是准确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规范制度实施,确保贫困对象精准、数据精确,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

  机电工程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队队员牛永轩于1月31日正式加入村团委的贫困户走访计划,在走访计划中,我院志愿者牛永轩与牛寨村团委牛亚东将全面普查和复核贫困对象,即对本村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做好信息收集及核查工作。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要对在册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和复核清理;走访人员与低保户要在其房屋前拍照合影,作为走访活动档案资料留存。并根据走访情况,针对每个走访对象提出相关意见。

  来提前为那些贫困户进行资料记录,如果人员不在家,将会通过电话的方式来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和留存,同时在代表在贫困户家门口进行拍照留存,不执着于合照的形式,同时由代表代为签名。在到达第一户的时候,因为人员暂时不在家,所以我们在其门口进行等候,等待途中,由我和团委干部牛亚东,协同填写一些贫困户的基本记录性问题,在我们等待了5分钟左右,随着贫困户人员的到来,我根据表格内的相应问题,对贫困户人员进行提问,并作出相应且真实的记录,最后由我作为代表,与贫困户人员进行合照记录,然后签署个人姓名。这样便代表着一户人员的记录完成。然后我与团委干部牛亚东在接下来的一下午时间内,依照上述流程,走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并留下了记录,方便上级政府根据记录情况进行更为合适的扶贫政策,来让那些贫困户人员尽早实现脱贫。

  通过贫困户走访工作,我不仅了解了基层政府扶贫工作的不易,而且零距离了解了真实的贫困户情况,以及国家和政府对基层民众的关心,让我认识到了什么叫精准扶贫。在走访工作中,我虽然出力不大,但是仍收获良多。

寒假帮扶简报 篇3

  1月21日,校区组织联系村帮扶工作组相关成员部门,赴乳山市育黎镇宅子夼村开展春节前帮扶和慰问活动。党工委(校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校地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单位人员参加活动。

  在村党员活动室,校区党工委组织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单丙波,校地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顾炜和育黎镇人大主席于晓明、宅子夼村党支部书记辛勇就推进帮扶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校区对宅子夼村的帮扶举措,进一步了解20__年宅子夼村的发展需求。单丙波代表校区机关党委向辛勇转交了机关党员捐赠的5000元慰问金,用于慰问宅子夼村困难党员群众。同时,校区为村党支部赠送了悬挂用党徽、党建工作挂图、各类党建书籍等70套(册),为村“两委”送去了2台电脑、1台激光打印机,用于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改善村集体办公和网络服务。为方便群众看病就诊,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校区医院医生还到村巡诊、送药到家,先后为三十余名老年村民提供了诊疗服务,受到广大村民热烈欢迎。

  活动期间,校区帮扶组一行实地走访了宅子夼的村居环境建设情况,重点了解了村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公共照明等方面需求。

  下一步,校区将按照帮扶工作整体安排,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高校人才、智力、科技等优势,在优化村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持续推进帮扶工作,为联系村乡村振兴与富民兴业提供更多支持。

寒假帮扶简报 篇4

  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积极承担帮扶责任,采取送政策、送教育、送技术、送文艺、送项目、送温暖等多种举措助力驻村帮扶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送政策助力精准扶贫

  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先后5次赴浪卡子县白地乡多扎村和卡龙乡卡龙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唱响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主旋律”主题讲座,深入宣传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和国家对西藏各族群众的优惠政策、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四讲四爱”主要内涵和要求等内容,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依靠政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富裕幸福的生活”意识。学校和派出驻村工作队在驻点共计开展各类宣讲教育活动51场次。

  送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20xx年初寒假期间,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卡龙乡卡龙村举办农牧民子女寒假补习班,对36名中小学生开展了为期15天的寒假辅导班,投入资金2.48万元。还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党员在卡龙村举办基础知识普及班,全面提升帮扶点广大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将卡龙村申报为学校的自治区级社区教育基地。

  送技术助力精准扶贫

  学校投入3.5万元,组织25名农牧民开展为期30天的温室大棚蔬菜技术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从土壤翻耕、种子筛选到施肥防虫、温度湿度控制进行实地授课,有效地利用起了闲置的19座温室大棚,种植了13种果蔬,使全村81户群众户均增收1800元,旨在确保群众稳定脱贫长期脱贫。

  送文艺助力精准扶贫

  选派音乐、舞蹈专业教师为卡龙村编排舞蹈《繁华盛世,幸福卡龙》,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达隆物交会文艺演出。望果节期间,学校组织40名师生赴卡龙村与群众共同举办了“听党话、跟党走,唱响幸福生活”主题文艺汇演,歌声嘹亮颂党恩,舞姿优美赞改革,为群众送上文艺大餐。

  送温暖助力精准扶贫

  学校通过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帮扶点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在“三大节日”期间,为卡龙村群众购置了价值3.5万元的棉被、高压锅和藏语对联,让群众度过安乐祥和的春节和藏历新年。还先后组织全校教职工捐款3.53万元,用于帮扶多扎村和卡龙村困难群众家庭以及房屋修缮工作。

  送项目助力精准扶贫

  学校包村干部在多扎村和卡龙村开展了15天实地调研,围绕帮扶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倾听心声、收集意见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校党委投入7.41万元用于2户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和1处水塘修缮,还通过驻村工作队争取到43万元资金在卡龙村新建澡堂,作为村集体经济,将解决3名贫困群众就业,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寒假帮扶简报 篇5

  昨日,新郑市化工有限公司困难职工陈会英的儿子赵会军收到了新郑总工会为他送来的3000元“金秋助学金”、一个崭新的行李箱等,心中充满感激的赵会军说:“工会组织的‘金秋助学’真是雪中送炭,给我家减轻了负担,我的报名费也不用愁啦!”

  新郑总工会发起的“金秋助学”活动在当地已经推行多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众评价。今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家庭的孩子上学,新郑总工会还提高了助学金标准,由原来20__元提高到3000元。并对往年救助过的、现在上学仍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跟踪救助。

  此外,为了确保救助金真正发放到贫困职工子女的手中和有效减轻困难职工家庭的负担,新郑总工会还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同困难职工子女一对一“结对子”,要求“结对子”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帮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还要为他们提供跟踪助学服务。

  据统计,在此次“金秋助学”活动中,新郑总工会共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74人,资助总金额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