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范文(精选3篇)
时间:范文网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范文(精选3篇)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范文 篇1
三校根据区校外办、区妇联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附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积极发挥学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先后开展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放假前,区校外办来我校检查了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情况。
区校外办刘主任一行首先查阅了计划安排、活动开展的文字资料,翻看了活动的图片信息等,然后又来到留守儿童教室与留守儿童代表们进行了交流,聆听孩子们的希望。最后与其结对留守儿童剡宝、陈晓琪同学进行了谈心交流。根据活动的要求积极为留守儿童营造有人关心有人爱的社会氛围,组织发动“五老”队伍、爱心妈妈、爱心老师、代理家长及志愿者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等各类关爱活动,帮助解决贫困、单亲家庭等特殊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保证留守儿童之家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刘主任、马主任主动与我校留守儿童剡宝、陈晓琪结成了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对子,今天看望他们问寒问暖,又送来了图书、玩具和50元钱,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有许多人会关心他们,我们一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两个孩子也非常高兴。
我们为这两个孩子的幸运感到高兴,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注留守儿童,让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得到“冰释”,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范文 篇2
关爱留守儿童,普及法律知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4月12日,赣州市妇联与上犹县妇联联合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赣州好视立视光中心在上犹县社溪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法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活动通过发放法制宣传册、法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法制座谈会上,律师们针对学校留守女童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以问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给社溪镇中心小学留守女童普及法律知识。座谈会结束后,律师们与留守女童进行帮扶结对,赠送书籍文具,派发爱心联系卡。
赣州好视立视光中心还免费为现场留守女童进行了眼科体检,其中19名留守女童被检测出视力问题,该19名留守女童可凭借检测凭证到赣州好视立视光中心接受免费视力矫正治疗。
近年来,赣州市妇联在妇女儿童普法维权、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积极践行,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宣传等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建设法制赣州奉献力量!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7
为进一步加大对辖区留守儿童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近日,经开公安分局富源派出所明星花园社区警务室配合社工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民警和社工详细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心理抚慰、讲励志故事,增进彼此之间感情,并为他们送去文具和玩具等物品,并叮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直接找社区民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悉,经开分局将组织辖区警务室民警通过走访看望等措施,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警民关系和谐发展,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简报范文 篇3
近日,xx县xx镇为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结合实际,通过"六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一是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xx镇关爱留守儿童(少年)活动实施方案》。
要求全面排查摸底留守儿童情况,对问题学生、辍学学生、残障儿童等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85%。
二是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以教职员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
三是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机制。
摸准信息,建立台账。各村(居)党总支、学校组织专人对在园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实行三个优先。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通过多渠道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家访和开展谈心活动,学校和教师备有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临时监护人通讯录,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指导机制。
利用节假日、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镇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
五是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周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为少年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是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
搭建关爱留守儿童平台,各村(居)委会管理好各村组的"爱心电话",确保儿童及时、方便地与家长联系。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帮扶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由学校教师、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邀请"四老"当好校外义务辅导员,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镇、进厂不进城,做到务工增收与子女教育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