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文明出行活动实施方案(精选3篇)

时间:范文网

文明出行活动实施方案(精选3篇)

文明出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为深入推进区教育局“内涵发展、提升品质,创特色、铸品牌”工程,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活动的通知》精神。整改我校学生上放学的交通秩序,提升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学校决定开展“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

  文明出入社区,树立良好形象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1日至12月31日

  四、活动形式与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4月1日-4月30日)

  1、根据区教育局通知精神制定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成立专门活动领导组织。

  组长:康士国

  副组长:张虎

  组员:王德志郝广玉郭建志李海静马国辉杨文军各班主任

  2、召开启动仪式。

  邀请元宝山区教育局、美丽河交警队等部门人员参加启动仪式。学校充分利用橱窗、板报等进行活动宣传,营造人人勇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氛围。

  3、各班级开展主题教育、承诺签名活动。

  各班级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向学生讲解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承诺签名活动,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学校要开展相关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

  4、各班级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校讯通、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争取家长更多的参与到活动中,扩大活动影响,提高活动层面。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5月1日-11月30日)

  1、学校建立交通安全监督岗,各班成立交通安全小队,设交通安全监督员。

  2、同美丽河交警队联系,整改学校上放学校门周边交通秩序,定期评比优秀中小队。

  3、制定学校《学生基本文明要求》,各中队根据要求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4、规范校车和私家车接送学生安全管理。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12月3日)

  总结活动成果,评比表彰在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将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推广。继续重视学生遵规守纪行为习惯的养成,将此项工作常态化。

  附:

  1、《美丽河明德小学学生基本文明要求》

  2、《美丽河明德小学校内外车辆管理制度》

  3、《美丽河明德小学学生上放学相关规定》

  xx小学

  XX年5月

文明出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为了增强学生文明意识、交通意识、城市意识,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展示学校风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根据兖州区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明出行”是公民素质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良好校风的重要体现。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活动,要从学生抓起,从现在抓起;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先行。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和有效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出行意识,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为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活动是提升我校学生文明素质,树立学校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成立学校“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姚

  震 副组长:吴志强

  王秀艳

  成 员:许焕荣

  黄元娟

  臧胜利

  陆磊

  张然

  三、活动主题:

  文明出行我能行,争当文明小使者

  四、活动步骤

  1、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宣传活动:20xx年3月中旬(4月13日为全区中小学“集中启动宣传日”)。

  2、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教育实践活动:20xx年4月至12月。学校将利用每周一升旗、重大事件、节庆日、主题班会、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开展“文明出行”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各年级要结合本次活动开展“五小”行动,即争做“道德小公民、环保小卫士、家庭小帮手、文明小使者、交通安全小先锋”,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小公民。

  3、组织“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总结考核。

  五、活动内容安排

  1、3月13日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启动仪式,并向全体学生发出“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倡议。

  2、向家长发放一份“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倡议书。(3月中旬)

  3、各中队出一期以遵守交通法规为内容的黑板报。(3月底检查评比)

  4、开展“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使者”活动。(4——6月)

  5、开展“乘车排队 主动让座”、“礼让斑马线”宣传教育活动以及 “保护环境”宣传教育实践活动。(7、8月)

  6、开展文明出行宣传画的征集、评选活动。(9月至12月)

  六、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交通法规,传播文明知识,监督不文明行为。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班会、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普及交通知识和文明规范,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文明出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一、课题名称: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二、课题题目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我探究的是化学教学生活化,也就是在化学教学中溶入生活知识,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自然学科,更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科学。它和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而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例如,金刚石在自然界的矿石中最硬,因此常做钻头或者切割玻璃。石墨能做电极,说明它具有导电性。化学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比如,厨房水壶中水垢,我们可以用醋将其清洗干净。汽车尾气的处理等等。其二、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枯燥的课本知识一筹莫展。再加上生活经验缺乏。所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生活常识。

  (二)理论依据:

  这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首先是更新教育观念,即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是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老方法。最后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更适合学生学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更主动的投入学习,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三)实用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将生活知识熔入课堂教学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三、研究现状:

  目前很多老师和家长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着孩子,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迎战中考。导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会写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所有的化学式,记住物质的性质。一遍一遍的做试卷。另外,好多学校为了争取到中考前的复习时间,提前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就被省略了。

  四、课题设计:

  (一)研究内容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样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学生获得知识,,又要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所以在枯燥的知识教学中结合生活常识,把生活渗透在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化学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喜欢化学,走进化学。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好的结合生活知识,让学生懂得化学的重要性和魅力所在。从而使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最终达到学有所需,学友所用。作为老师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摸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具体研究内容有:

  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2、厨房中的化学(醋,食盐,苏打等)

  3、生活中的燃料(乙醇汽油,三大化石燃料)

  4、合成新物质(各种有合成机材料,合成药物等)

  (二)研究目标: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品质,做到学以致用。

  (三)研究方法:

  1、实践与研究并行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长期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科的热爱程度是否提高。

  2、行动合作探究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且和同行沟通,交流、探讨。

  3、调查法:对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分别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个案跟踪研究法:跟踪某一具体课题知识,通过个案来分析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一般规律,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四)研究对象

  xx级九年级学生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2月):

  对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搜集、挖掘这些知识与生活的各种联系,并且备案成册。确定明确的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探索实施阶段:(xx年3月-xx年4月):

  依据常规教学中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统计各类数据,搜集、整理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来源,并对前期研成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设计《学生学习调查表》开展调查,分析数据。

  本次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料来源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师用书

  化学新课程标准

  网络资源。

  (三)、总结阶段:(xx年5月-xx年6月)

  结合课题研究,总结研究经验,并评估研究成果。积极参加校县级教学的观摩活动,请教专家评定,参加县市级论文,教学设计竞赛,参加区级校级展示课活动。加强交流并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

  六、预期呈现:

  (一)研究报告:汇总《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究》的报告。

  (二)撰写论文:发表一篇和本课题有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