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精选3篇)
时间:范文网
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精选3篇)
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 篇1
春节将至,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安排好节日期间城乡群众生活,特别是解决好困难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全县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温暖的新春佳节,按照省、市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定,近期开展x年春节慰问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走访慰问时间:
1月25日起至春节前
二、走访慰问对象:
各村(社区)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困难计生家庭等。
三、走访慰问组织形式及要求:
1、本次走访采取合并走访,将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困难计生家庭等一并列入走访对象,由各驻村(社区)领导、干部负责组织走访慰问,落实好慰问金、救济大米、物质的发放。
2、下发的资金、物资等由各驻村(社区)领导统筹,经村(社区)两委会研究决议,要求走访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走访原则:
1、资金安排每户不超过200元,避免重复走访;
2、村(社区)干部的直系亲属不予考虑;
3、县里已走访慰问的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困难计生家庭等不再纳入本次走访慰问范围;
4、已在县民政局、镇民政办享受过临时救济的不再安排走访。
3、各村(社区)走访慰问名单的确定必须召开由驻村(社区)领导、干部参加的村(社区)两委干部会议。走访资金的发放要实行民主评议,必须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手续完备,确保专款专用,不得平均分配。下拨慰问资金前,各村(社区)必须提交由驻村(社区)领导、干部及全体村(社区)两委干部签字的专题研究会议记录并有张榜公布照片及确定的走访慰问名单,由镇民政办负责审核。
4、此次下拨资金必须全部用于走访慰问,戴帽村(平世村、雷公井村、南岭村、麻池塘村、甫口村)必须提供10%戴帽资金用于走访的到户发放台账交镇民政办,经审核后才拨付戴帽资金。
5、下拨走访慰问资金的具体安排情况由驻村(社区)干部与镇民政办联系。资金发放后,由驻村(社区)干部把各村(社区)到户发放台账加盖公章后及时上交镇民政办。
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 篇2
为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我部自20__年起连续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周密部署、积极行动,切实保障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多次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今年寒冬将至,我部决定从现在起至20xx年3月15日期间(东北、西北地区延长至4月15日)继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寒冬救助工作
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总结历年来“寒冬送温暖”工作情况,继续发扬好的传统,杜绝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畏难情绪,把保障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安全当做大事、要事来抓。要以许帅同志精神为引领,真正做到“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充分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确保不发生因工作不当而造成冲击社会伦理底线的事件。
二、协调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作用
各地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发挥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明确各部门、各层级具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是主动加强与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协作,细化部门职责和协作程序,联合组织人员开展巡查,协调110指挥中心、数字城市管理平台、24小时求助热线等,落实发现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措施。要强化乡镇(街道)救助管理工作职责,通过在乡镇(街道)、村(居)设立救助服务站所、救助咨询点等方式,推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救助,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要求。救助管理机构值班电话要24小时畅通,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发挥好转介平台的功能。
三、抓实做细重点工作环节
各地救助管理机构要切实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得”的要求,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安全检查、站外托养、机构管理等容易出现纰漏的环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排查隐患,堵塞漏洞。要认真细致布置开展站外巡查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巡查力度,在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可能露宿的在建工地、城乡结合部、桥梁涵洞等地开展地毯式摸排,提高巡查频率,扩大巡查范围,确保重要地段无一遗漏。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救助。在流浪、乞讨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活动的区域设立开放式救助点和临时庇寒场所。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和告知详细的求助方式,后续定期进行跟踪劝导,并留存好相关救助信息和资料。要在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来临之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前购置物资、部署人员、调度车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做好和公安、医院等部门、单位的衔接和配合。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各地民政部门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发现报告、引导求助、志愿服务等工作。救助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日常街面巡查和站内救助服务。注重调动民间信息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热心群众积极性,主动提供救助线索。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居(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了解民情、反应迅速的特点,及时提供救助线索。各地民政部门应根据信息提供质量和救助落实效果,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对线索提供者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奖励。
五、强化宣传引导
要注重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公布求助渠道、方法和电话。可以通过在重要时段播放公益广告、在重点区域向社区居民发放求助宣传卡等方式,扩大救助政策社会知晓度,引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群众及时拨打求助热线。同时利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寻亲信息发布渠道,尽快帮助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对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要及时应对,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专项工作过程中或结束后,可以采取新闻发布、邀请采访等多种形式,介绍“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进展、成效和工作难点,宣传救助战线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工作良好形象。
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务必精心部署、扎实落实,工作中遇有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于20xx年4月15日前将专项救助工作总结报送部社会事务司。
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让山区更多贫困学生过一个温暖幸福的寒冬
二、活动口号
为了孩子,我们在行动
三、捐助对象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生态移民区贫困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贫困生
四、活动时间
从即日起至11月30日
五、捐赠内容
1、御寒衣物(尽量不要寄夏天的衣服)
衣服大小适合5岁——14岁左右、身高在90cm——120cm之间的儿童穿着;衣物请不要有破洞,不要有明显的污渍,扣子、拉链、鞋带必须完整;不要太时髦,不要是吊带等;如是旧衣服请清洗、晾晒。所有衣物必须折叠整齐再装包。
具体可以是:棉衣、羽绒服、绒衣、毛衣、外套、棉纱衣裤、保暖内衣、衬衣、长袖t恤、棉裤、毛裤、绒裤、牛仔裤、长裤、棉鞋、旅游鞋、休闲鞋、袜子、围巾、帽子、手套。
2、爱心善款
我们将把爱心善款直接发放到贫困学生监护人手中,并督促他们要专款专用,给自己的孩子买过冬衣服、棉被等。我们会将他们用爱心善款买的衣服(棉被)拍成照片,连同收款证明一起寄给捐款人。
六、邮寄信息
1、收件人: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2、收件人: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3、收件人: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建议用邮政、韵达、圆通、中通、宅急送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