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福建泉州东西塔和开元寺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时间:范文网

福建泉州东西塔和开元寺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福建泉州东西塔和开元寺导游词范文 篇1

  以前曾听爸爸说:“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一个名人题在开元寺的一首诗。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和爸爸来到了中外闻名的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山门对面有一堵高大照墙,上面有泉州古代书法家书写的“紫云阁”三个大字,字体秀气端庄。

  迎着开元寺山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天王殿,只见天王殿的屋顶雕砌着许多五色瓷片,图案有许多动物花卉,工艺精美,色泽鲜艳。屋脊中央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宝塔,宝塔两旁有两条五彩缤纷腾空而起的小龙,爸爸说这叫双龙护塔。

  走过天王殿,就是有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拜庭,拜庭中央有一座两个小孩高的大香炉,拜庭两旁各有五棵高入云宵树叶繁茂的大榕树,榕树旁有一排一人高的小石塔,拜庭的左侧伏着一只巨大的大石龟,东西两条长廊围护着拜庭。

  拜庭的正前方是座石砌的长方形大平台。走上台阶,人们都在这里烧香祭神,听说这叫月台。

  过了月台,走进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就可以看见五尊七八米高迎面而立的金色大佛,称为五方佛,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旁边有几尊较小的佛像,两侧还有两尊色彩斑澜的天兵天将。大雄宝殿又叫做百柱殿,柱子很粗,每根柱子要两人合抱才抱得来。抬头一望,屋顶上有许许多多舒展双翅伸出双臂,木刻的天女,它们色彩缤纷、千姿百态,并巧妙地把石柱和木梁连接起来。天女们有的手中捧着文房四宝,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笛子,有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绕到大雄宝殿的后厅,十八尊金光闪闪的罗汉呈现在我眼前,它们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沉于悲伤之中,有的面带慈爱,有的面露凶光,有的……神态各异、动作诙谐有趣、栩栩如生,集中表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大雄宝殿后面是甘露戒坛,人们常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康健。往后走是藏经阁,里面藏着许多经文。

  横过长廊,大雄宝殿的右侧是准提禅寺,又叫“小开元”。寺前有四根青石龙柱,门侧墙上分别写上“龙吟”“虎啸”四个大字。

  以拜庭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广场还各有一座塔,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东西塔,东西两塔相距一两百米,遥相呼应。东西两塔各分五层,大理石结构。东塔高达四十八米,西塔高达四十四米,东塔始建于唐朝,叫镇国塔,西塔始建于五代,叫仁寿塔,是全国现存的最高石塔!两塔底座雕刻着许多飞禽走兽树木花卉,每层塔墙上还有人物浮雕,姿态不同。有凯旋而归的将军,有慢条斯理的和尚,有……据说,西塔塔墙上还刻有孙悟空,但我和爸爸绕塔两圈也没找到这只既淘气又可爱又聪明的猴子。

  开元寺内刺桐花开红似火,绿树环抱,红绿相映,显得春意融融、风光如画。开元寺里的建筑,布局巧妙、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泉州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与智慧。

  带着无限的念眷,走出开元寺,我似乎对“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诗有所理解了!

福建泉州东西塔和开元寺导游词范文 篇2

  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

  现在我们来到姑嫂塔前,大家请看,这塔的第一层西面开了一个拱形门,第二层以上各层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体梅花形,顶置护斗,塔身层层向上缩小,每层迭涩出檐。每一层的塔身外都有围栏环卫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阶直通塔顶。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第五层的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有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明代苏紫溪有诗说: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响,秋色正萧萧。这首诗就是写姑嫂塔的。

  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姑嫂塔,为什么不叫它万寿塔或关锁塔呢?《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10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在闽南侨乡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还流传着更为传人的姑嫂塔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无法缴交财主的田租,被迫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还债。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登上宝盖山远眺大海归舟,盼望骨内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已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人大海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建起了这座姑嫂塔。

  这当然是传说,但它却是侨乡人民过去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历史的见证。大家知道,石狮市是闻名遐迩的闽南侨乡和与港台有密切亲缘关系的地区。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地区的同胞有30多万人,侨眷侨属占石狮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狮市的旅外华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石狮与中国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关系。祖籍石狮市的台胞有30多万人,目前居住在石狮的中国台湾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时朝著名文人何乔远在《镜山全集》中说:(华桥)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则儿子长育至不相识。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这说明了晋江、石狮一代的乡民出洋谋生的辛酸历程。

  早期乡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不少往菲律宾谋生的人,都有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在菲从事生产劳动,与菲人友好相处,共同开发菲岛,授以各种技能。菲律宾史学家赛迪博士说:华人带来他们祖国的绝好文明、忍耐、勤劳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手艺。

  据有关历史著作的'记载,至少自春秋战国起,晋江、石狮与中国台湾就已存在血缘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观上为早期石狮人移居中国台湾提供了方便。同时,政治上、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宋元时期石狮人移居中国台湾的重要社会因素。

  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石狮侨属则大量定居港澳地区或转往东南亚各国。由于历史和血缘的关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狮华侨,华人后代,港澳台同胞,一向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在各个不同时期都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例如《大仑蔡氏宗谱》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侨居菲律宾的石狮华侨就有汇款回家买田盖11屋的习惯和借贷亲人经营商业的史实。近代由于华侨的事业有所发展,华侨回乡投资或捐办各种行业的日益增多。许多华侨纷纷在石狮投资兴办钱庄,百货商场、旅社、交通业、房地产业以及为家乡捐资办学等。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侨务及外事政策,维护了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正当权益和利益,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他们捐助的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达数十亿人民市,捐办的项目涉及学校、医院、公路、电力、农田、水力、幼儿园、敬老院等。

  1987年石狮建市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侨乡的优势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侨务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在捐赠家乡与兴建公益事业的同时,华侨投资企业也不断增加。华侨、港澳台同胞直接投资的方式从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赏贸易等三来一补业务与举办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办企业并举。华侨在石狮投资办厂,不仅繁荣了侨乡经济,而且解决了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

  当我们站在姑嫂塔上远眺石狮全景时,可见到四处高楼林立,厂房众多,公路四通八达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而这无一不与广大爱国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努力息息相关。

  姑嫂塔不仅是早期石狮乡民背井离乡、移居他国的见证者,也是当今海外赤子回乡参与故园建设,为家乡人民造福的见证者。

福建泉州东西塔和开元寺导游词范文 篇3

  如果遇到外来势力的侵袭和攻击,只要关上大门,守住要口,全楼安然无恙。因为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着火的杂木制成的,有些门还钉了铁板,楼门上装了防火水槽。圆楼外圈的一、二层不开窗,所以敌人攻到楼下也无可奈何,甚至围困一年半载,楼内柴米仍不断绝,生活依旧正常。有专家总结,圆土楼具有六种功能:1、聚族而居;2、教化娱乐;3、防风抗震;4、防火防潮;5、安全防卫;6、冬暖夏凉。

  现在,我荣幸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福建土楼,已被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说是福建土楼将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福建作家许怀中先生说:“永定土楼是个句号,却引出无数的问号和感叹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朗说:“永定土楼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师克劳得说:“永定土楼是客家人大胆、别具一格的力作,它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