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通用7篇)

时间:范文网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通用7篇)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1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

  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2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给我打月饼呀……”只要一听到这歌,我就想起了家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调皮地对着我们眨眼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当月亮升到半空时,我迫不及待地让奶奶赶紧做月饼,因为我们家乡有祭拜月神的传统,奶奶喜欢亲手制作一些新鲜的月饼来祭拜月神,祈求平安。这不,奶奶已经忙乎半天了,月饼已经基本成型了。

  奶奶做的月饼外观像圆月,很厚实,新鲜的馅、新鲜的面,虽然没有买的月饼包装的好看,可是那味道是那么得香,那么得甜,让人垂涎三尺。我忍不住地拿了一块来尝鲜,奶奶笑着对我说:“你这个小馋猫,你先别急着吃,先给月神吃,然后你再吃才会聪明哦。”

  等月亮升上高空,爷爷就搬来桌子,放在院子里,摆上了苹果、梨子、菱角,当然还有奶奶做的月饼。

  一切准备就绪,爷爷点上了三柱香,虔诚地对着月亮念念有词,祈求我们全家永远平安。接下来,全家人就坐在院子里,一边闻着桂花的清香,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大家谈天说地,赏月、对诗,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3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有时候时间对的挺好,会跟国庆节接起来,是不是很好,但是今年没有,每年中秋节都是三天假,还行吧!

  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月饼,我的家乡有加工月饼的,加工出来的月饼很特别哦!有的月饼甚至一斤那么大呢,得用刀切开来吃,好玩吧,还有酥皮的呢,但是还有小月饼,看各个家庭的爱好了!

  今天我就跟妈妈一块去加工月饼,据妈妈说她是昨天晚上就开始排队的,用纸箱子排的队,是不是人很多啊!月饼的材料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几斤面粉用几斤的糖,几斤的油,哈哈,这些我不懂啊,妈妈都准备好了,我们还往里面加黑芝麻,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好几种呢,这样加工出来会好吃很多啊!

  我家这次加工的一斤一个的大月饼,月饼加工工序很复杂的,有和陷的,有攥陷的,有活面的,有包馅的……我也想去凑热闹去啊,哈哈,在他们包好后,我帮他们盖章,一般的小朋友都喜欢干这个,这个月饼得往上面盖红色的花,显得喜庆嘛!我们用的盖花的工具,就是一种植物,属于这个植物结的果实,哈哈,很会利用吧!还得用筷子把月饼扎几个洞,面得烤出来鼓大包……

  中秋节很好玩的,你们感觉呢!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风民俗。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的热闹并不亚与别的地区。照家乡的习惯,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梨子、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柿子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节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也被人们称为“水果节”在我的家乡,春节与中秋节是一样的。同春节一样,中秋节这天,一些到外地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团圆。所以,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团圆节”。

  在中秋节这天,吃过晚饭后,人们沐浴更新衣,忙着能望见月亮的天井里,阳台上摆起桌子,把洗干净的水果,买来的糕点,月饼摆上去。

  一切办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祭拜月亮。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自从牙牙学语之后,就缠着长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于是,月亮便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中秋节这一天,免不了一边拜月一边讲故事,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中秋节,怎么样?在中秋节这天,我的家乡热闹吗?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5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回到家,就看到爷爷、奶奶已经忙绿开了:奶奶在包饺子,做月饼,爷爷在做菜。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们玩。街上的人们也都在忙活着,相互招呼着,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土人情就像长长的线,绵绵的丝,绾成一个结,它使我留恋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动的心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6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

  中学生周记家乡的中秋节

  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家乡的中秋节周记300字 篇7

  等啊等,夜以继日地盼,终于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古人十分崇拜月亮,因此产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一系列民间神话。月亮的圆缺也预示着亲友的聚散。

  传说月神是一只蟾蜍,肚子很大,也有许多子孙,预示着子孙满堂。并且蟾蜍的习性是冬眠,古人以为是它死了,在春天又会活过来,还有长命百岁的含义。

  中秋节的晚上,晚餐过后,迎来了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吃月饼。爷爷说他小时候过中秋,全家要一起祭月、烧香,祈求月神保佑全家平安。我高兴地说:“我可以直接吃月饼了!”全家人都笑了。

  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我咬了一口,松软的外皮香香的,夹着厚厚的豆沙,甜味浓浓的,透心甜。再咬,哇,黄澄澄的两个大蛋黄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砸一下,甜丝丝的,又有一股咸蛋味,好吃极了。我张大了嘴巴,把月饼吞下去,真是美味极了!

  接下来最有名的就是赏月了。我大步流星地走向阳台,只见圆圆的明月高悬夜空,很亮,就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白花花的,散发着幽幽的亮光,白云浮在月亮身旁,散着一圈彩色的光环。“今天的月亮真圆啊!”奶奶喜笑颜开,爸爸将酒一饮而尽,呵呵,想到苏轼大醉后,望月始兴大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仔细看看,月亮上有一些灰色,犹如桂树上那婆娑的影子:吴刚辛勤地砍着桂树,美貌如花的嫦娥坐在月宫里,玉兔在捣长生不老药呢!远处闪烁的白星与月光融为一体,发出白色的光芒。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祝福大家中秋团圆,都能够幸福地团聚在亲人的身旁,相聚在故乡!